系统维护 ——— 维护软件系统的正常运作
系统维护是为了清除系统运行中发生的故障和错误,维护人员要对系统进行必要的修改与完善。为了使系统适应用户环境的变化,满足新提出的需要,也要对原系统做些局部的更新,这些工作称为系统维护。
系统维护的任务是改正软件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隐含错误,扩充在使用过程中用户提出的新的功能及性能要求,目的是维护软件系统的正常运作。
一、系统维护的内容可分为:
1.系统应用程序维护:是指对相应的应用程序及有关文档进行的修改和完善。
2.数据维护:数据库是支撑业务运作的基础,需要定期检查运行状态。业务处理对数据的需求是不断发生变化的,除了系统中主体业务数据的定期正常更新外,还有许多数据需要进行不定期的更新,以及数据内容的增加、结构的调整、备份与恢复等,都是数据维护的工作内容。
3.代码维护:对原有的代码进行的扩充、添加或删除等维护工作。
4.硬件设备维护:主要就是指对主机及外设的日常维护和管理,以保证系统正常有效地工作。
二、系统维护类型:
1.纠错性维护:由于系统测试不可能揭露系统存在的所有错误,因此在系统投入运行后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就有可能暴露出系统内隐藏的错误。在系统运行中发生异常或故障,这种错误往往是遇到了从未用过的输入数据组合或是在与其他部分接口处产生的,因此只是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发生。有些系统运行多年以后才暴露出在系统开发中遗留的问题,这是不足为奇的。
2.适应性维护:是系统在适应环境的变化而进行的维护工作。一方面是硬件更新、操作系统版本升级(例如:XP系统,WIN7、WIN10等等),这就是必然要求信息系统能够适应新的软硬件环境,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运行效率;另一方面,如企业结构的调整,管理体制的改变、数据与信息需求的变更等都将导致系统不能适应新的应用环境。因此有必要对系统进行调整,满足用户的需求。
3.完善性维护:在系统的使用过程中,用户往往要求扩充原有系统的功能,要求在原有系统基础上进一步改善和提高。
4.预防与安全性维护:信息系统在内网或外网使用时,为了提高安全等级,防止恶意攻击,随着信息系统的性质而决定,实时监管维护或定期维护。